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

    佛多以立姿像为主,表现出步行前来救济世人的姿态,这或许比坐像更能使人有接近佛的亲切感,亦能体现药师佛利益现世众生的主题思想。   关于地藏菩萨手持锡杖的记载,不空译《地藏仪轨》云:地藏菩萨“内秘菩萨...

    胡同庆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60592494.html
  •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返本开新”

    带来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大乘佛教六度精神的要求。到了宋代,佛教界还积极宣传做慈善事业对于现世消灾得福和对于来生有好着落的重要意义。(全汉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载张漫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

    佚名

    |佛教观点|佛教慈善|返本开新|现代中国|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55293214.html
  • 信愿——往生正因

    三十万遍得悉地,佛现摄于无缘中,此后发愿做回向,消除现世诸横死,来世往生极乐刹,是故具缘当修持。”意思是说,我们好好地念阿弥陀佛的根本咒,如法念完三十万遍,决定可以获得成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仪轨上...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往生|信愿|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1/10255593998.html
  •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

    戒律精严,每诫学者,皆以身作则。……且兄虽一生各处讲经弘法,但谦和自抑,斋庄中正,刚毅木讷,专以利生为己任,实愧煞现世之一班新派法师,不重行持,只讲外式者,真余之教友也。……迩来诸方师家与学者,或尚新...

    胡孝忠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394101.html
  •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

    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近世修净土人,多数固执《四料简》,极少虚心研究圆通偈,而且对《四料简》,也多误解的。不独辜负文殊...

    李万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80194128.html
  • 放生·放死

    由于业力果报的不同,使它们现世沦落到被人屠杀的下场。佛陀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佛性上是平等的,因此佛教提倡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放生,报众生恩。 放生活动盛行于中国,也流传于日本、韩国等地,体现了...

    佚名

    |佛教观点|佛教视角|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5294625.html
  • 论晋水净源与北宋的华严中兴

    阐释,晋水净源在更为宏阔的视野上推进了宋代华严的全面中兴,并成为“宋代华严中兴之祖”。宋室南渡后,随着“华严四家”的相继现世,宋代的华严中兴得以更深入的推展。   主题词:宋代江南佛教、华严中兴、长水...

    陈永革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1095062.html
  • 宗教如何看待全球化

    这类的问题。至于刚才所提到的汉文化,我很同意大师的看法,就是汉文化对于宗教不是那么重视。儒家强调的是现世的成就,比方把皇帝、国王称为天子,以天子高于一切,而由各宗教来协助天子治理天下,宗教因此成为御用...

    圣严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1795087.html
  • 法界缘起论

    婆罗门教还认为,人有不死的灵魂,可以根据现世的行为,即根据是否信奉婆罗门教并严格执行教法规定而于来世转变为不同形态,或变为神,或转生为不同种姓的人,或转生为畜生/)垒卜地狱。人的灵魂本质上即是“梵”,通过...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5195628.html
  • 关于杀生因果报应问题的实证报告

    发财的美梦破灭了,这就是杀业的现世果报。   我在天津还认识一个叫张文如的居士,他跟我讲,他从十八岁开始受报,今年四十二岁。就怕过晚上,一到夜晚,妖魔鬼怪就找他。夜里做恶梦,头疼,全身没有力气。最...

    仁德居士

    |杀生|因果|报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22022996438.html